June 9, 2003

恐懼使人腐敗

  「使人腐敗的不是權力而是恐懼。支配權力的人因為恐懼失去權力而腐敗,而被權力支配的人,因權力之鞭的恐懼而變得腐化。」──昂山素姬 當權者為了鞏固權力,無所不用其極。執政者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手法,合理化其政策,無須面對真理,無視人民的真正需要,面對政府的軟硬兼施、不斷抹黑反對第廿三條立法者,我們可以做甚麼﹖無權無勢者往往是有理說不清,只能發出反對的聲音,可是立法後,甚至連發出聲音的權利也被剝奪。 縱使當權者對人民的聲音置若罔聞,縱然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勢在必行,我們也要站出來,表示我們的不滿。哈維爾在《否定政治的政治》中說:「鬥爭是應持續不斷的,對象就在四周,在每一個地方,因此甚至在我們心况。」 我們首要的任務是對抗自己心况的麻木與恐懼,敢於為真理吶喊。指出政府訂立惡法的不合理,用行動證明,參與「民間人權陣線」的「七一大遊行」
(本文原刊於2003年6月9日《教協報》)

March 17, 2003

QAI與教育政策對著幹? ──誰該為「劣質教育」負責

教統局公布的二○○一至二○○二年的質素保證視學報告,報上稱為「罕有地用嚴厲措辭批評部分幼稚園,在出生率不斷下降的困境下,「刻意使用英語、普通話、電腦遊戲等多樣化教材,盼以『教得多、教得深』作招徠」,有違幼兒教育目的。」「發現其中64%幼稚園的習作以抄寫為主,側重考試測驗,評估內容太重記憶。」(二月廿八日《明報》),批評這類幼稚園鼓吹「劣質教育」,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(二月廿八日《星島日報》),這裏儼然有一種共識,就是不該讓學童學得太多、太深,不該側重考試,讓兒童失去學習興趣,不該只是著重智性的發展,只是這種情況大家都沒發覺,直至質素保證視學報告出現,大家才理解箇中真相。可是,事實真的如此嗎? 當我們在批評這種「劣質教育」時,不妨想想,這種要求教得多、教得深的現象,是否只在幼稚園出現?「讓高班學生學習小一程度的英文、讓小一學生學習小二程度的英文」不是常有的事嗎?這究竟是誰造成的?是學校的責任?家長的責任?還是教統局的責任?學校宣傳搶學生 最常見的是「諉過家長論」,認為這是為了符合家長的期望,怕教得淺、教得少,沒人願意報讀。在削減資源的情況下,政府已要撤銷收生不足的幼稚園租金資助,幼稚園甚至面臨結業的危機。小學、甚至中學,也面臨縮班的危機,爭取學生、爭取好學生。於是,學校的做法,彷彿是被迫的,但說穿了,還不是為了收生,與教育專業可是風馬牛不相及。正如報上所云,「報告又指學校雖然大都非常重視家長的意見,但部分因過分著重與家長聯繫方面的工作,『導致學校有時扮演社區中心……影響教師未能專注於教學準備的工作。』」督學甚至指出這是為了宣傳、「搶學生」,認為「家校合作固然重要,但若做得太過火,根本是『雙輸』。因為老師始終不是專業社工,未必幫到家長之餘,自己也無法集中在教學之上。」(二月廿八日《星島日報》)教育政策鼓勵收生為尚 只是,學校為何不務教育的正業,卻用心在這種有害教育專業的門面工夫?質素視學的督學在批評這種現象時,可曾想過政府的政策其實為這種「劣質教育」推波助瀾?小學派位、升中派位、百多間英中的出現、中四自由選擇教學語言、鼓勵名校轉直資、對收生不足學校的「摺校」威嚇,在在都鼓勵了這種以收生唯尚的教學策略,不顧學生的真正利益。究竟當局是到現在才發現這種「劣質教育」的現象而加以嚴厲批評?還是一直無視這種現象的存在?是本身不夠專業,還是敷衍塞責?還是批評與否,都是一種政策而已?
(本文刊於2003年3月17日《教協報》)

February 17, 2003

拒絕受教的孩子,不是存心找碴── 看《從森林小徑到椰林大道》

這是個功利與現實的時代,教育是要追求卓越,培育精英,配合社會未來的發展,幫助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,只是教育的目的究竟是甚麼﹖史英的《從森林小徑到椰林大道》(台北,天下,1998)談的「人即目的,不是工具」,也許可以讓我們在講求成本效益潮流裏尋回根本。 所謂「森林小徑」,指的是森林小學,「椰林大道」則是台灣大學,作者史英既是森小成員,也是台大教授,森小乃是根據「人本教育」概念開辦的小學,而作者在台大更開了「人本教育」「教學法」等課程,這書所及的,正是作者對於人本教育的思考與實踐。重視教育的思想和哲學 討論思考方法是這書的重頭戲,當中的確令人有不少啟發,正如作者所說:「教育改革,也許不能只停在政策與制度的層面上,而必須深入到教育的核心,那就是,教育的思想與哲學。」書的副題是「人本教育的思考與實踐」,可見當中不是賣弄漂亮的理念與口號,而是有實踐加以印證,人家也談教改,可是卻與充滿口號的香港教改大異其趣。 作者談及「重視人」的教育精神,指出學習本來就應該是自由的,沒有自由,學習根本不會發生,認為人本教育無須「在形式上」給學生自由,而是透過知識,使人可以有意見、有選擇、保障心智的自由。作者指出強迫學習是走不通的,愛卻使自由有了生命,如果我們真的愛小孩,會設法「宣傳」我們想教給他的知識,會設法探究小孩拒絕學習的原因與背景,及協助其解決,並再三反省改進我們的教學,以此作為吸引孩子學習的手段。書中的〈教字母的方法〉、〈看太陽的方法〉、〈看角度的方法〉等篇章,正是這種理念的實踐。  作者強調「把孩子當作一個人,特別是一個自由的人。」認為要關心孩童原來怎樣想,聽聽他對這個或那個想說些甚麼,指出拒絕接受教誨的孩童,並不是存心找碴,也不是天生愚笨,至於「不專心」、「不用功」、「不努力」等都是「後發」的現象,不是根本的原因,根本的原因是他對許多事情另有想法,堅持自己獨特的思考和認知模式。把學生當作一個人的確是重要的,也只有這樣,我們才不會總在埋怨學生不可教,較能體諒學生可以是另有想法,學生與教師之間便有了空間,教師也更可以改進教學,以吸引學生學習為要務。作者提出了對話式教學,作為吸引學習的手段,使教學跳脫「單向灌輸」模式,把學生的思考與認知也納入教學活動中,以便和教師所教的觀點產生一種互動。重心在於真正的學生參與教學模式。提供閒暇,換來思考 作者認為教育在傳承的時候,同時要啟發對舊事物的新觀點,即對既有的知識有所批判,即有「追根究柢」的精神。他又認為「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固然很重要,但教學主要還是讓孩子了解,了解他心中本來所沒有的,或尚未成形的東西」,更提出對話式教學的兩種方法,一為猜問法,一為修補法。書中指出小班教學對於採用對話式教學是重要的,因為班級人數過多,在實踐中有其困難,以致一堂課「對」不了幾段「話」。可是在外在環境未許可時,可以用分組討論的方式克服困難。 其中發人深省的是,作者提及『「教出會思考的小孩」最重要的一點:請給孩子很多閒暇的時間,因為閒暇可以換來思考。人總要有一些無所事事、百無聊賴的機會,才會開始胡思亂想,而胡思亂想,是獨立思考的開始,所以不要給小孩安排太多的班,上太多的課,弄得一點空閒時間也沒有,要給孩子一個愛與尊重的環境,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遊戲,及在遊戲之外的閒暇,讓其有機會發展思考能力,而這是甚麼思考練習都不能取代的。』這可說是給家長、學校的提醒,也是給政策制定者的忠告,不要使學生疲於奔命,以為這才是有效的教育。
(本文刊於2003年2月17日《教協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