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ctober 30, 2006

「心想事成」的教育政策可以嗎?

當官員問:「你學校可有實行分組教學?」你會怎樣回答?如何理解?
 新高中推行的日子快來了,培訓課程紛紛推出,教統局的官員也到處奔走,為政策宣傳與「解畫」。可是紙上的政策落入現實,又會是何種光景呢?政策推出是否就成了?
 參加了一個新高中的中國語文課程與詮釋,誠然課程的改變很大,當中的選修單元尤其受老師的關注,解畫的官員似乎理解當中的難處,於是問可否分組處理;官員似乎也理解現時不少學校的情況,詢問座中教師,所屬學校現時可曾實行分組教學。可是,要實行分組教學,當中需要的條件,政策可曾提供了?試想想,若要一班四十多個學生,在小時的課時中,要學懂如何編寫劇本,更要排練演出,還要校本評核,形成性評估與總結性評估兼備,真的可行嗎?筆者於是問,為何不可制定政策,正式提供資源,讓學校可實行分組教學,而要像目前的情況,左支右絀,費盡心機才可實行?官員說:政府其實已經向學校提供一大筆津貼,老師要懂得運用。座中已有教師提及,那些津貼並非為一科而設。官員說:正是如此,才在這種場合讓老師知悉,請老師自己回去學校爭取。座中便有人提及很難回去向校方提出的。筆者當時便指出,這種情況,會為學校帶來不少矛盾。不是嗎?這幾年來,當局慣用的模式是撥一筆津貼給學校,名義上是可讓學校靈活運用,是校本,其實問題正在這裡,製造了不必要的矛盾,甚至令校長成為磨心,順得哥情失嫂意,錢是撥下了,卻讓學校花了不少心思在寫計劃書,也造成了不少負荷,甚至有些學校不敢申請撥款,這是當局願意見到的嗎?
 座中老師沒有提及的是,所謂津貼,當中除了CEG外,都非常額津貼,例如教師專業準備津貼及新高中課程過渡津貼,這是為期三年,用以購置所需的學與教資源和設備,為推行新高中學制作好準備,以及支付推行新高中課程所需的起動費用。可是,這能應付教師因學生人數過多、分身乏術的困境嗎?難道三年過後,這種困境會自動消失?
 誠然,現時有不少學校用各種方法實行分組教學,除了運用現行的各種津貼,也可能是增加教師原本的課擔,可是不少津貼並非長期,也帶來更多的工作壓力,對教師來說並不健康。要政策有成效,在於讓其有實行的土壤。政策,不該是「心想事成」式的政策,以為心裡想著這政策是美好的,便會變魔術般,政策推出就成了。巧婦難為無米炊,再好的政策,若沒有足夠的配套,減少每班的人數,要嘛,變成虛有其表、虛應故事,可是,學生學得到嗎?要嘛,教師再花更多課後的時間,只是教師承受得了嗎?
 其實,在場官員是明白問題癥結所在的吧,只是不願面對,只好用今天談的是課程詮釋,不是談資源運用,打了圓場。可是光談課程,沒有足夠資源的提供,課程會有成效嗎?再者,當局真的願意另闢一個場合,談談資源運用嗎?真的願意承認新高中的成功,小班是不可或缺的嗎?新高中政策的實行,是長遠的事,而非三年便完結的臨時政策。何況,這種資源短絀的問題,又豈止是一科的問題,當各科都要實行校本評核時,便要面對每班人數過多、應接不暇的窘困。敬告主事的官員,不顧現實的政策,只會淪為空談。
 當官員問:你學校可有實行分組教學?這是「何不食肉糜」的教育版嗎?

(本文刊於2006年10月30日《教協報》)

October 29, 2006

越可惡越可憐

當你被學生氣得七竅生煙的時候,請你想起這句話:越可惡越可憐。

當我滿是愛心,關懷備致;當我費盡心思,用心備課;當我花樣百出,務使課堂靈活生動;當我……而那學生,他竟不領情,還是在堂上搗蛋了,能不生氣,能不失望嗎﹖

星期六參加了教協學術部舉辦的《新教師如何面對新課程 新丁老鬼談教學》,既有蔡榮甜校長談校長眼中的好老師,更有陳漢森老師談班級經營,更有小組討論,與中英數三科的資深老師談新課程的處理,新丁老鬼聚首一堂,既是分享,也是分擔。

陳漢森分享自己的經驗時談到學生「越可惡越可憐」,這不但是深諳教學的經驗之談,也不止是對新丁的指引,更是對老鬼的提醒。

是的,這是很好的提醒,當我們被排山倒海的工作壓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,可能對很多事情都麻木了,只要快,其他的,可能管不著了,上課也是吧,我們都慣了要完成,當課堂被拖延了,當盛情被拂逆了,那股壓得透不過來的「氣」就來了。可是,想一想,靜一靜,頑劣背後,實在是千絲萬縷,越是頑劣,若你願意理解的話,總會發現不少年紀輕輕的他不容易承受的問題,總會發現很多可憐的故事。

下一次,我會想起……

October 22, 2006

自主,多難﹖!

2001年暑假參加了教協舉辦的「南澳洲考察團」,到幾所小學觀察,令人驚訝的是小小年紀已養成了獨立自主能力,曾見過只是二年級的小人兒,已經自己主持班會,雖然談的不是甚麼大事,雖然用了很多時間,可是,最後也有了決定。

可是在這裡,要培養獨立自主,很難。那天,開班會,請班會主席主持,我已準備了議程,只有一個議程,就是如何搞生日會,可是東拉西扯的、脫軋的多,終於我這個老師還是出動了多次,讓他們循著應有的進程而談,慢慢地,變成了我才是主持了,於是,他們好像只有老師在主持時才是正經的,班會主席嘛,只是鬧著玩而已。

不是見過人家小孩子開班會嗎﹖也用了很多時間,紛紛擾擾地、很難才有決定,那時候,的確有這樣的醒覺:這是一種學習,而學習,需要時間。可是一到自己,耐性便少了,在成年人的眼中,總覺得小孩子做不了甚麼大事,一切最終還是大人決定,當老師的我,更慣於控制秩序,忍受不了亂七八糟,在爭分奪秒的工作裡,也慣於用最少的時間解決問題,忘了獨立自主,是潛移默化建構出來的。 不能忍受亂成一團、接受不了沒效率,自主,很難!

October 15, 2006

真無聊

好動的孩子在週記中說:窗外下雨,多無聊,甚麼也不能做。可是媽媽說,下雨是很有用的呀,可以滋潤大地,要是沒有雨水,植物便難以生長了,我們的食水,也是從雨中來的呀。
那是個自稱沒唸過甚麼書的母親,很關注孩子,開學至今,早已來過幾通電話,詢問孩子的情況,說不懂如何和孩子溝通。也許她不理解,孩子心中在意的,還是玩耍吧。於是孩子說:媽媽說得真有道理呀,可是我還是覺得無聊,覺得下雨天不好,但是我知道雨是很有用的。
老師說:下雨,除了有用,還是挺好玩的呀,下雨天,把路上的坑坑洼洼填得都是水,一腳一腳地踏下去,水花四濺,感覺可不錯呀;雨後還可以看到青蛙,追追逐逐的,也很愜意;還有雨後的彩虹,掛在天上,很迷人的呀。小時候,我家附近有魚塘,雨後還會看到魚兒爭相游上水面,也是很有趣呀。只要多想想,可以想出好玩的呀。
但願下次雨的來臨,會為他帶來好玩的,不再覺得下雨天真無聊。

October 14, 2006

我最壞

課後,七八個同學圍著老師東拉西扯,教室內鬧哄哄的,盡是笑聲,談的是日常事,這個同學「最搞笑」,那個同學最懶散,那個跳舞最好看,這個唱歌最難聽,那天運動會……說著說著,天已漸黑,老師說:該回家了,免得家人擔心。突然一個臉色一沉,說:不想回家,回家又看到老爸,又是嘮嘮叨叨做功課溫習別學壞的一大堆,再晚一點回去就好了,老爸已上床了。有人說:一定是怕你好像姐姐那麼壞,才管得那麼嚴……於是,七嘴八舌,紛紛說著家裡誰最壞,原來哥哥姐姐都是學校裡「了不起」的人物,不是逃學、便是頂撞老師;不是滿口粗話,便是欺凌同學;還有還有……,此時,一個滿臉天真地說:我姐在x校唸中四,哥在y校唸中三,都是名校來的,家裡我最壞。

這,就是孩子。

October 3, 2006

老師,你的頭髮……

今天上學,碰上不少學生,都說:老師,你的頭髮……

秋冬時候,我的頭髮又開始不聽話了,於是理髮的師傅勸我做了負離子直髮,於是我的頭髮,直得不得了,於是,他們說:老師,你的頭髮……有人說:老師,你的頭髮……很像埃及妖后;有人說:老師,你的頭髮……看起來很年青;常常被我留堂的孩子問:為啥剪成這個樣子喇﹖我說:知道大家今天校服儀容檢查,我陪陪大家呀;左一句老師,右一句老師,然後,大家都笑了,那是沒有惡意的玩笑,這一笑,大家都很開懷,師生那種嚴肅與隔膜,都消散了。

剛好看到剪了如我般「有型有款」頭髮的男生,互相看看對方的頭上,心領神會,指著彼此笑起來了,然後說了句,我為了陪你,才做這麼「漂亮」的頭髮呀。生命有時候也夠嚴肅了,剪個頭髮,跟自己開過玩笑也好;學習有時候也真沉悶,講個無傷大雅的笑話,幽大家一默更好。笑話,總能打破隔膜,拉近關係,多好。

這一天,我們的頭髮,為我們帶來不少歡樂,哈哈哈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