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bruary 20, 2006

謊瞞騙隱誰之過

二月九日,報載某中學在學校網頁宣稱「增值冠全區」後遭投訴,被教統局指「不恰當」違規,經勸喻後清除宣傳字句,教統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潘忠誠指增值數據只供學校參考,不可作為宣傳工具,否則誤導很多人,學校有責任解釋,報道更指出全港各區均有學校掛橫額宣傳,不少以「正增值指標」作為「生招牌」。剛好印證了戚本盛在《下一條橫額?不!》裡提及的荒謬情況,『「樂善勇敢」雖然空洞造作,但反正用意也善良呀;資訊科技雖然已有點濫用,但畢竟也有好處;校本評核已有窒礙教學空間,越搞越繁瑣的趨勢,卻不是說可以減輕學生的應試壓力嗎?試試也不壞;全港小學的系統評估,勢將恢復操練,但據說也可以有回饋作用;語文基準試雖不曾得到認受,但多考一次兩次也不壞呀;自評外評呢,的確會異化的,但反思和問責也有必要呀;諸如此類,每一項政策都有漂亮動聽的宗旨,萬箭齊發,應接不暇,本已足夠形成巨大的工作壓力,更大的壓力,來自早已深植於教師心裡的權力作用。』活靈活現地描述了隱藏權力下,教育界種種非專業的行徑。可是誰願意不務正業,不能真誠磊落,不能專注於教好學生?

這是政策的失誤,政策的荒謬,只強調商品市場的優質標準,鼓吹惡性競爭,著重監控管治,便有這種迎合市場以求生存的舉措。有校長便不諱言「名校可標榜會考成績和入大學比率,弱勢學校面對縮班殺校威脅,可透過增值指標,增加社會人士對學校的認識。」報道指教統局強調,增值資料旨在幫助學校自我評估、自我檢視學生的學習表現,以便學校改善,學校不應將數據向公眾公開,或作宣傳之用。可是,早在04年曾榮光在批評自評政策時已指出,將會導致互相監控,造成教育界互不信任和互相踐踏的惡性競爭。不但是政府監控學校,而是同區學校互相監控,事實上,這一次教統局正是收到投訴後勸喻該中學清除宣傳字句。鼓吹惡性競爭、縮班殺校威脅下,校校自危,誰不恐懼,掛橫額等種種非專業的行徑的出現也變得「順理成章」了。

造成教育界謊瞞騙隱的局面,政策制定者真的可免於責難嗎﹖究竟誰是始作俑者﹖讓學校對增值數字趨之若鶩,使學校在收生競爭激烈的氛圍下用盡種種專業與非專業的手法「搶客」,這種局面是誰造成的﹖報載羅范椒芬總結教師工作量增加的四大原因,包括社會大環境轉變、家長要求增多、學生活動增多導致專注力分散及社會的期望增高,表示教師的壓力,主要來自行政管理工作、校內團隊精神、教師進修工作及他們的家庭經濟問題。彷彿「行政管理」、「教師進修」、「家長要求」等與當局的政策無關。可是,是誰制定自評外評政策?是誰提倡語文基準試?是誰提出三年一百五十小時進修的建議﹖是誰執行縮班殺校政策﹖是誰錯誤估計適齡學童人數,更在人口減少的地區建立新校﹖是誰在學校引進「市場」機制,鼓勵校本管理,誤以為惡性競爭可以帶來進步﹖是誰造成教育界互不信任和惡性競爭﹖是誰刻意抹黑教師,造成家長對教師的不信任﹖是誰促使教育變成滿足市場的要求的商品﹖

誠然,導致腐敗的不只是權力,而是這種隱藏權力構成的恐懼,而恐懼又倒過來鞏固這個無所不在的權力。
(本文原刊於 2006年2月20日《教協教育通訊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