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bruary 23, 2004

尋找英雄用武之地──教師真的不懂小班教學嗎﹖

教育界在2月15日發起的反對削資大遊行,引來了不少關注與討論,其中一個說法是教師為了爭取權益,整個反削資的行動中,一直沒有積極提出如何可以提升教育質素。誠然,爭取合理權益是天經地義的事,難道教師不用吃飯﹖可是這種以「遊行示威只為爭取教師權益」的論調,是流於片面,也忽略了教育界提出的小班教學訴求,正是為了實現優質教育,非為教師本身利益,這種訴求,家長最明白對子女學習的好處,當天遊行的隊伍中,便有不少支持的家長高舉要求小班教學的旗幟,事實上,不能以一句教師為了自己的飯碗便抹殺「小班教學」訴求的合理性。
另一種論調是對「小班教學」的訴求存有疑問,認為小班教學的成效仍需研究,又認為如果教師本身水準不足,即使由大班變成小班,也不見得可以改善教學成績,更有「小班教學須改革教學法」的說法。這種論調實是混淆視聽,當其他先進地方已實行、或逐步走向小班教學,我們仍在質疑其成效,認為要研究,這究竟是故意拖延﹖還是不願面對現實的駝鳥政策﹖認為教師未能掌握小班教學的教學法,更是一種不懂教育的外行人的說法。
實際上,教師不是不懂如何小班教學,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。任何受過師訓的教師都曾學過教學法,而當中強調的正是如今大家所共同推崇的,認為小班教學該有的如「教與學的互動、鼓勵學生提問參與、教師因材施教」等,只是這些理想的做法,回到三十多、甚至四十人的教室的現實環境時,卻是難以實踐的,至少也是礙手礙腳,桎梏教師發揮其所學、發展其所長,於是我們見到的是不少單向的教學,於是會說我們的教育質素每下愈況,會狠狠地批評這是填鴨式教育的禍害,只是如何從偏於單向式的教學中走出來﹖

作為前線教師,筆者最明白在目前課室極度擠迫、課程極度緊張的情下,「加強互動、提高參與、因材施教」等美麗的理想的實現是不容易的,當學生進行小組討論、或是透過遊戲學習,甚至簡單的師生互動問答,班級人數都起著關鍵作用,試想想,短短一節四十分鐘的課,可容得下多少個學生的發言與討論﹖現存的部分教育政策,已可說明人數減少,對實行互動教學的意義,例如現時中學預科的學生人數減少,正可說明當需要更多互動、更多個別化教教時,學生人數是不能太多的,只是到了高年級實有點為時已晚,我們的學生已習慣了只聽不說的學習環境。再如某些學校的輔導班,是另一個例子去印證小班教學的好處,學校的輔導班將學習上面對困難的學生,以較少的人數組成一班,作個別化教學,讓學生真正學得到。事實上,當學生組別由五個變作三個的時候,學生能力參差,更需要因材施教,這是大班教學難以兼顧的,甚至因而出現較多的課室秩序問題,小班教學,正好讓教師更容易處理學生因學不到而產生的秩序問題,這是每個進過教室的前線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。
當我們說教育質素下降,當校園暴力事件頻頻出現,小班教學可說是一個出路,正好提供一個有利的教學環境,是邁向更高教育質素的康莊大道,可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和空間關懷學生的需要,也讓行為出現問題的學生得到更適切的關注與處理。目前教師缺乏的並非小班教學的教學法,而是一個優質的教育環境,那就是減少每班人數,讓學生有一個較大的活動空間、更多表達自己意見、更能與教師產生互動的教室。

(本文刊於2004年2月23日《教協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