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bruary 17, 2003

拒絕受教的孩子,不是存心找碴── 看《從森林小徑到椰林大道》

這是個功利與現實的時代,教育是要追求卓越,培育精英,配合社會未來的發展,幫助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,只是教育的目的究竟是甚麼﹖史英的《從森林小徑到椰林大道》(台北,天下,1998)談的「人即目的,不是工具」,也許可以讓我們在講求成本效益潮流裏尋回根本。 所謂「森林小徑」,指的是森林小學,「椰林大道」則是台灣大學,作者史英既是森小成員,也是台大教授,森小乃是根據「人本教育」概念開辦的小學,而作者在台大更開了「人本教育」「教學法」等課程,這書所及的,正是作者對於人本教育的思考與實踐。重視教育的思想和哲學 討論思考方法是這書的重頭戲,當中的確令人有不少啟發,正如作者所說:「教育改革,也許不能只停在政策與制度的層面上,而必須深入到教育的核心,那就是,教育的思想與哲學。」書的副題是「人本教育的思考與實踐」,可見當中不是賣弄漂亮的理念與口號,而是有實踐加以印證,人家也談教改,可是卻與充滿口號的香港教改大異其趣。 作者談及「重視人」的教育精神,指出學習本來就應該是自由的,沒有自由,學習根本不會發生,認為人本教育無須「在形式上」給學生自由,而是透過知識,使人可以有意見、有選擇、保障心智的自由。作者指出強迫學習是走不通的,愛卻使自由有了生命,如果我們真的愛小孩,會設法「宣傳」我們想教給他的知識,會設法探究小孩拒絕學習的原因與背景,及協助其解決,並再三反省改進我們的教學,以此作為吸引孩子學習的手段。書中的〈教字母的方法〉、〈看太陽的方法〉、〈看角度的方法〉等篇章,正是這種理念的實踐。  作者強調「把孩子當作一個人,特別是一個自由的人。」認為要關心孩童原來怎樣想,聽聽他對這個或那個想說些甚麼,指出拒絕接受教誨的孩童,並不是存心找碴,也不是天生愚笨,至於「不專心」、「不用功」、「不努力」等都是「後發」的現象,不是根本的原因,根本的原因是他對許多事情另有想法,堅持自己獨特的思考和認知模式。把學生當作一個人的確是重要的,也只有這樣,我們才不會總在埋怨學生不可教,較能體諒學生可以是另有想法,學生與教師之間便有了空間,教師也更可以改進教學,以吸引學生學習為要務。作者提出了對話式教學,作為吸引學習的手段,使教學跳脫「單向灌輸」模式,把學生的思考與認知也納入教學活動中,以便和教師所教的觀點產生一種互動。重心在於真正的學生參與教學模式。提供閒暇,換來思考 作者認為教育在傳承的時候,同時要啟發對舊事物的新觀點,即對既有的知識有所批判,即有「追根究柢」的精神。他又認為「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固然很重要,但教學主要還是讓孩子了解,了解他心中本來所沒有的,或尚未成形的東西」,更提出對話式教學的兩種方法,一為猜問法,一為修補法。書中指出小班教學對於採用對話式教學是重要的,因為班級人數過多,在實踐中有其困難,以致一堂課「對」不了幾段「話」。可是在外在環境未許可時,可以用分組討論的方式克服困難。 其中發人深省的是,作者提及『「教出會思考的小孩」最重要的一點:請給孩子很多閒暇的時間,因為閒暇可以換來思考。人總要有一些無所事事、百無聊賴的機會,才會開始胡思亂想,而胡思亂想,是獨立思考的開始,所以不要給小孩安排太多的班,上太多的課,弄得一點空閒時間也沒有,要給孩子一個愛與尊重的環境,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遊戲,及在遊戲之外的閒暇,讓其有機會發展思考能力,而這是甚麼思考練習都不能取代的。』這可說是給家長、學校的提醒,也是給政策制定者的忠告,不要使學生疲於奔命,以為這才是有效的教育。
(本文刊於2003年2月17日《教協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