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ptember 28, 2006

老師的「寵兒」

那天,收到了一封信,信封不太端正的寫著我的名字,原來是一個舊生的來信,劈頭便問我還記得他嗎,說他是兩年前畢業的中三學生,是那個上課常常不專心,往往我還要他留堂作輔導的學生,中三離開兩年後,想起了我曾說過人不能放棄自己,到了一家私校讀書,雖然根基不好,唸得辛苦,卻是快樂的,因覺得有意義,特意寫來一封信,告訴我他沒放棄。

那些聽話、能幹、聰明的學生常常是老師的寵兒,不是嗎﹖不但不用老師那麼操心,不少更是老師的好助手。可是還有另一種,這與前者剛好相反,成績不好、功課欠交,甚至上課搗蛋,也成了教師的「寵兒」,不是嗎﹖不少教師可是日間在校留堂,晚上還要再用電話提點的呀,教師往往要多花精神時間,才能讓這些學生有所得,可是,看到這種學生有所成,其實可使教師更開心,更有滿足感,更令人快樂的是,因著日以繼夜的苦苦糾纏,當這些寵兒迷途知返時,歸屬感份外強,與教師的感情份外好。

September 27, 2006

逛超市

為了生日會,和一群孩子逛超市,那是難得的經驗。

拖拖拉拉、牽手搭肩,終於到了超巿,左一句老師、右一句老師,說那個好、這個也好,竟有人叫我作媽咪了,於是大家笑作一團。

西諺說魔鬼在細節裡,可是學習不也在細節裡,在日常生活裡嗎﹖不一定是在教室,逛超巿,也是學習。有人比在教室裡懂事了很多,不但照顧同學老師,還會照顧旁人的感受,懂得提醒同學不好阻礙其他人、不可喧鬧,懂得計算怎樣買法更便宜。

只是說到要買甚麼好吃的,還是各說各話,都把自己的喜好,說成是最受歡迎的了,於是甲說檸檬茶是眾人的寵兒,就買檸檬茶吧;乙說豆奶是大家的最愛,買豆奶最適合;丙說維他奶最有益,對大家都好。突然有人說,為何不可以每種都要一點呢﹖我這個老師,乘機說了一句:每個人的喜好不同,不好只看自己的,也要照顧別人呀。

September 26, 2006

幾希一點

那天妹妹說,只有四歲的姨甥膽子很小,看電視,看到好人給壞人抓了,連忙要求關電視;看《再見螢火蟲》裡受苦的兄妹,他說很怕,不想看了。

可是,這真的只是膽小的緣故嗎﹖

星期四就開生日會了,開班會,談到的除了玩樂外,也談到了很實際的問題,就是班會費,不是嗎﹖每個月搞一個生日會,總不能沒錢呀,又是七嘴八舌的意見紛陳,最後決定了,卻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:要是有人沒錢交怎麼辦﹖又是擾攘一番,有人說:讓我們湊份子(夾份)吧,都是班裡的同學,不可以落下一個沒份玩呀。這可是出自那個不愛交功課、上課不專心的孩子的口呀。

孟子說人性中的惻隱之心,就是如此吧,這幾希一點的善性,在孩子身上並不難找到,問題在於,我們如何讓其好好地保存、發揮。

September 24, 2006

仲去玩﹖

鄰家的母親又在罵孩子了,那是整個走廊都聽得見的呀,這一次是:讀到中六了,仲去玩!
在那母親的想像裡,大概是人大了就不該玩了,可是,玩,其實佔了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部份。很享受唸預科的那兩年,只是而今記起的,儘是那些玩樂的片段:上課和同學比賽誰先舉手發問,哈,中六了,舉手發問變成了遊戲;宿營,師生「打成一片」,在沙灘上追逐,扮鬼扮馬;聖誕聯歡舞會,龍舞、華爾滋、ChaCha都出場了;放學後,打籃球、打橋牌,打…還有很多很多。
玩,大人不也愛玩嗎﹖總想,在學習之外,玩也是重要的呀。於是在課堂上,常會設計一點小遊戲,配合教學內容,只要不使遊戲變成了主角,開心以外,一無所得。
玩,是留住孩子的心的良方。在課堂以外,也讓學生有可以玩的心情與期盼,記得那次開班會,談到玩,大家都起哄了,七嘴八舌,談到老師我也愛玩,已有人說要和我去打壁球、羽毛球了;又建議了帶回不同的棋,在課餘時玩,前天,我這個班主任,還向班裡的棋王挑戰,還好時間太短,勝負未分,嘻嘻…

September 23, 2006

孩子的好惡

暑假的日子,可是卻要上課了,新的環境,不容易呀,等候同伴一起上學,人之常情吧,卻因而遲到了,老師難免「教訓」一番,離不開不要在校外等候、不要遲到,卻令剛上中學的小孩厭惡上學了,於是填寫對幾天暑假課程的感受,他填上了「超級討厭、超級乞人憎」。
正式上課的日子來臨了,卻還是遲到、還是稱病不上學,還是沒完成功課,橫豎家裡沒人理呀,父親早出晚歸,母親整整一個月沒回來了,「一個人」的日子,喜歡怎樣就怎樣吧。
選班會成員,被選上了。這一天,開班會,大家七嘴八舌的談論著班裡可辦些甚麼活動,都興高采烈的,他也提出了很多建議,都是好玩的,大家愛玩的,那一刻「超級討厭、超級乞人憎」的感覺消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