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ch 26, 2004

歸咎他人,教育官員就可免責?

這是一個講求問責的年代,只是,在一個亂象紛陳的時空中,我們可看得清真相?
 這邊廂,三月十九日的第一屆香港校長研討會中,學者校長力陳教改的不是;那邊廂教育官員指舊校問題多多,歸咎問題與校長領導無方有關,「唔好簕學校,十之八九同校長質素有關!(辦學團體)揀錯校長,學校閒閒地衰十年!」也有人質疑,那麼揀錯高官,衰多少年?究竟教育亂象紛陳,責任在誰?
 報道指當近千名中小學校長參與研討會尾聲的「香港教育政策研討論壇」時,將對教改的不滿吐出,並怒轟教統局,令研討會頓變「聲討大會」。在討論會上,多位與會者紛紛狠批教統局,有人指教改過急令學校「永無寧日」、教師超高工作量苦不堪言,教改令老師無法再專注教學工作,影響教學質素,將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越拉越遠,更有校長指語文政策搖擺不定,使「老師一窩蜂去讀學位,之後要基準試,老師又要去進修幾百小時……最終是剝削親近學生的時間!」
 這種種不滿與憤怒,是無的放矢嗎?還是校長在領導學校時面對困境,體會同工難處、理解學生真正需要下的真情流露?有與會者更指出,現時是「商人治教育界」、「非教育界包圍教育界」、「利用商界、家長圍攻教育界」。凡此種種,實是講出了教育同工的困窘,也顯示了教育界的憤怒。誠然,教育工作者在內外交攻的情況下,如何辦好教育﹖校長所講的問題,是領導無方嗎?只是,這領導又是誰?難道作為領導教育的官員可以免責?教改是否過於理想化而與學校社會現實脫節,打著教改大旗,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拼湊上路,亂象紛陳該是必然的結果, 這種「倒瀉籮蟹」的現象,當局如何回應?
 縮班、殺校的威脅也對部分學校造成壓力,影響教學,然而當局卻未能妥善處理。面對三十一間被殺學校的訴求,官員一面說讓學校有重生機會,學校若「自覺有水平,仍可邀約教統局視學,以平素教局為各校「質素保證視學」作標準,只就學校「學與教」部分進行重點評核;另一方面,當局發出通告,指出在未來數年,學校開辦班數會漸漸減少,所得資源也會按年遞減,為保障教育質素,當局會因應家長的意願,協助子女轉校,這實是變相鼓勵轉校。這種互相矛盾的政策,有益於教育嗎?事實上,教統局提出的,單從「學與教」評定學校,也忽略其他方面的發展,這不也與教改的目標背道而馳嗎?這種特別安排的視學會造成騷擾嗎﹖對學校是否有標籤作用?當局又可曾理會家長學生的選擇,當中並非純粹從一種可計算的成績來衡量,高高在上的官員,可理解當中的情感因素,還是只懂得官僚地從行政角度出裏?
 推行教改,以為只有漂亮的口號與目標,便能達成,未理會前線的真實情況;衡量學校的成敗,推行縮班、殺校,講的是家長選擇,卻不承認官方的規劃失當,也不理會人口減少的現實。當我們談商界要求,講家長選擇,可曾想過真正的教育該如何?教育專業的聲音在哪裏?
 這是一個問責的年代,也是一個荒謬的年代。瞎子摸象,不知全貌,若是摸教育的亂象,可找得出由誰來負責?
(本文刊於2004年4月16日《教協報》)

March 22, 2004

去除技術與去除能力──大班與小班的教學法

小白獅雷歐, 出生後就被人類領養,在文明社會中成長,突然有一天,它被放回非洲這個屬於自己生長的森林,雷歐一下子不能適應,其他的猛獸來襲擊它,牠卻無力還擊,成爲笑柄。究竟雷歐是否擁有獅子的能力呢﹖牠最初被領養時,還會運用尖銳的牙齒咬東西,慢慢地被訓練成喝牛奶、吃準備好的食物,習慣了安逸的生活。回到森林後,在被襲擊、被嘲笑的情況下,慢慢地,雷歐磨利了牙齒、鍛鍊了體魄、培養出勇氣與信心,最後成為了森林大王。

在幾個討論小班教學的場合,都聽到一種說法,是小班教學的推行需要的重要配套之一是教師培訓,因為教師沒有接受小班教學的教學法。究竟小班教學需要的是怎樣的教學法﹖教師是未曾接受過這種技術的培訓,還是這種技術被去除了(deskilling)?

小班教學強調的互動教學、個人化照顧、鼓勵思考等,這種教學法對於任何受過師訓的教師都不陌生,也即是受過師訓的教師都曾接受過這種技術訓練。可是,為甚麼會有教師需要培訓的說法﹖教統局給立法會的文件中甚至指一些老師教小班如教大班,不習慣發問開放式的問題,又不能跟學生進行較長的討論,把長期以來習慣在大班的教法搬到小班去,未能發揮小班的優勢。這裡說明了的是,教師習慣了在要管秩序,又要趕課程的大班中教學,並沒有發揮在師訓課程中所學的重視互動、參與的教學法,可是,這種偏於單向式的教學可說是有點無可奈何下的選擇,試想想,在40人一班的教室裡,短短40分鐘的上課時間,可以有多少個學生回答問題﹖容得下多少個學生的較長討論﹖所謂互動式的教學,非不為,而是不能為、不易為。在三月二十日的「小班教學家長集思會」中,嘗試在學校裡推行小班教學的林湘雲校長便指出,教師其實已有專業培訓,小班教學法並非教師教育的大革命,小班教學是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其實踐。誠然,當教師在師訓機構所學的沒有實踐機會,慢慢地技術便會去除了,面對小班時,需要適應時間,重拾當年所學,甚至需要再學習(reskilling)。

在「小班教學家長集思會」中,教育學院的葉建源播放了同一教師在任教大班與小班的情況,從中實可見二者的不同效果。影片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境是,在大班中,一群活潑、主動的學生,由最初的踴躍舉手答問,慢慢地有人失去興趣,而教師卻無暇一一關注;在小班中,學生興味盎然地回答問題,有更多表達自己的機會。事實上,大班教學也把學生的能力去除了(disabling),本來好奇、主動的學生,習慣於單向式的教學,習慣於狹窄的環境裡、被動地學習,能力也被慢慢地磨滅了,於是我們會發現越是高年級,學生越被動,因為他們已習慣了沒有太多表達自己機會的教學模式。

小班教學,師生更快樂。我們的師生,是否有像手塚治蟲《小白獅》中雷歐般能一展身手的非洲森林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