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ch 17, 2003

QAI與教育政策對著幹? ──誰該為「劣質教育」負責

教統局公布的二○○一至二○○二年的質素保證視學報告,報上稱為「罕有地用嚴厲措辭批評部分幼稚園,在出生率不斷下降的困境下,「刻意使用英語、普通話、電腦遊戲等多樣化教材,盼以『教得多、教得深』作招徠」,有違幼兒教育目的。」「發現其中64%幼稚園的習作以抄寫為主,側重考試測驗,評估內容太重記憶。」(二月廿八日《明報》),批評這類幼稚園鼓吹「劣質教育」,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(二月廿八日《星島日報》),這裏儼然有一種共識,就是不該讓學童學得太多、太深,不該側重考試,讓兒童失去學習興趣,不該只是著重智性的發展,只是這種情況大家都沒發覺,直至質素保證視學報告出現,大家才理解箇中真相。可是,事實真的如此嗎? 當我們在批評這種「劣質教育」時,不妨想想,這種要求教得多、教得深的現象,是否只在幼稚園出現?「讓高班學生學習小一程度的英文、讓小一學生學習小二程度的英文」不是常有的事嗎?這究竟是誰造成的?是學校的責任?家長的責任?還是教統局的責任?學校宣傳搶學生 最常見的是「諉過家長論」,認為這是為了符合家長的期望,怕教得淺、教得少,沒人願意報讀。在削減資源的情況下,政府已要撤銷收生不足的幼稚園租金資助,幼稚園甚至面臨結業的危機。小學、甚至中學,也面臨縮班的危機,爭取學生、爭取好學生。於是,學校的做法,彷彿是被迫的,但說穿了,還不是為了收生,與教育專業可是風馬牛不相及。正如報上所云,「報告又指學校雖然大都非常重視家長的意見,但部分因過分著重與家長聯繫方面的工作,『導致學校有時扮演社區中心……影響教師未能專注於教學準備的工作。』」督學甚至指出這是為了宣傳、「搶學生」,認為「家校合作固然重要,但若做得太過火,根本是『雙輸』。因為老師始終不是專業社工,未必幫到家長之餘,自己也無法集中在教學之上。」(二月廿八日《星島日報》)教育政策鼓勵收生為尚 只是,學校為何不務教育的正業,卻用心在這種有害教育專業的門面工夫?質素視學的督學在批評這種現象時,可曾想過政府的政策其實為這種「劣質教育」推波助瀾?小學派位、升中派位、百多間英中的出現、中四自由選擇教學語言、鼓勵名校轉直資、對收生不足學校的「摺校」威嚇,在在都鼓勵了這種以收生唯尚的教學策略,不顧學生的真正利益。究竟當局是到現在才發現這種「劣質教育」的現象而加以嚴厲批評?還是一直無視這種現象的存在?是本身不夠專業,還是敷衍塞責?還是批評與否,都是一種政策而已?
(本文刊於2003年3月17日《教協報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