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ne 30, 2008

分班分科不是標籤﹖——無視現實環境的教學語言微調方案

報載教育局長孫明揚見六大議會後,教育局發言人指,目前中中、英中的標籤仍然普遍,暫未能以全英語學習的學生,若能試行於一、兩科作英語學習,有助淡化標籤效應影響,對其學習亦有積極作用,因此考慮讓中學有更大彈性,安排其教學語言。英語恍如萬應靈丹,讓學生積極學習,靠的是英語,那97年之前大部份學校不是稱作英文中學嗎﹖為何卻有不少失去學習動機的學生﹖我們的確都了解「中中」與「英中」標籤效應帶來的惡果,我們都想將之淡化,必須要問的是:微調方案有淡化作用嗎﹖真的可以改善目前母語教學的學習優勢無法彰顯、中中變為次等學校的局面嗎﹖犧牲其他科目的學習,以淡化現時「中中」與「英中」標籤,這是教育嗎﹖將來「英班」與「中班」的標籤,又該用甚麼淡化﹖「英科」與「中科」、「英組」與「中組」又如何﹖這不是更近身的分隔嗎﹖不是更明顯、更細緻的標籤嗎﹖這不是自欺欺人嗎﹖



早在90年教統會四號報告書便提出現實情況是「家長認為採用英語教學會有利他們子女的將來發展,所以便向學校施加壓力,要採用英語教學。」可是「學校又恐怕如自行改用中文教學,可能因此而接受較低等級的學生。」這裡已指出了採用英語教學可作為收生的招徠的現實,在05年的《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報告》也提出「學界不少人士承認,現時的客觀環境,比實施《指引》(1997)前,更不適宜完全由學校自訂教學語言的準則。適齡學童人口持續下降,家長對英語教學仍有偏愛,加上學校在公開考試的成績往往是家長選校的主要考慮因素,因此學校都極力爭取學生和吸引質素較好的學生。」,誠然,如報告所言,『面對收生和教育理念的矛盾,學校往往會身不由己,結果只會令中學教學語言再次出現如1998 年之前「名英實中」的不理想景況。』在現時縮班殺校陰霾籠罩的情況下,分班、分科、分組英語教學,可以不成為招徠的手段嗎﹖所謂「願意讓學校高度自主,以分科、分組、分時段甚或自行選取課節用英語授課,整體而言學校可用至少25%的課時以英語授課」,距離由學校自訂教學語言還遠嗎﹖這能不加劇惡性的收生競爭嗎﹖

或說有「一個有效的質素保證監察機制」便行,將來由專家學者、學校及政府代表組成的小組監察及支援,可是,所謂監察,可以是另一種的騷擾,可以是更違反教育專業,報載教育局將要求各校呈交三年計劃,詳述如何落實英文教學,並須公開學生在公開考試及全港性系統評估的成績,另上呈校評報告等,供公眾及教育局監察,這正是既擾民又加劇競爭的明顯例子。全港性系統評估06年首次在中三舉行,教育統籌局呼籲學校只可將數據用於改善教學,須嚴格遵守數據使用守則,以避免為學校之間帶來不必要及不恰當的比較;學校亦不可把評估數據用作推廣用途。教統局並曾警告向外公開資料的中學。此一時彼一時,08年的今天,為了推行英語教學,當局卻又把公開這些成績即將造成的惡性競爭拋諸腦後了。



只看到中中、英中分流是標籤,卻看不到分班分科分組也是標籤,把教育視作學習英語,這是何等荒謬﹖我們看到目前教學語言政策產生了問題,可是改變,是要改良,而不是朝著更壞的方向走。



本文刊於20080630《明報》

No comments: